继《南极追踪》及《北极追踪》后,1997年再次挑战大自然,派出王喜、关宝慧、李家声及摄制队远征有“死亡之海”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,揭开她的神秘面纱。
整个沙漠之旅历时超过一千五百小时,行程超过二万公里的《沙漠追踪》,摄制队带大家观赏沙漠中各种瑰丽奇景,变幻莫测的沙丘、沿途绿洲城市的生活及经济发展等等。
同时请来多位专家讲解沙漠化的问题,希望藉此令大家对沙漠及沙漠化加深了解,提高关注,共同努力维护地球环境。
沙漠带来的自然面貌及危机
![图片[1]-沙漠追踪 [全5集] [TS源码 / 1080P / 集约1.9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musicore.vip/prog_img/The_Barren_Zone_1997_01.jpg)
沙漠是世界上形态最美、变幻最多端的东西。寂静辽阔的沙海,犹如一幅金黄色的丝绸,但当沙漠风暴来临,它却变得杀气腾腾。1997年,TVB派出一支摄制队,联同国内科学家、地质学家及探险家等一行二十多人,冒险进入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-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,拍摄一连五集的《沙漠追踪》,为观众揭开这个鲜为人知的神秘面纱。
摄制队来到新疆的首府乌鲁木齐作补给及筹备工作,接着开始30天的行程。不少地方四面都被高山包围,亦正正如此,才出现沙漠与树林毗邻的自然景象。节目详谈沙漠的定义、解构各款与沙漠相关的自然现象,并观察沙漠的化石滩、硅化木地区及五彩湾等的特色面貌。
沙漠虽能让游客大开眼界,却潜藏不少危机,专家分析当中三大危机,主持还到一个被风沙“埋葬”的村落,感受沙漠的庞大破坏力量。此外,受不同程度的风、水侵蚀,沙漠的面积不断扩大,学家称之为“沙漠化”,但造成沙漠化的原因,竟是人为多于自然?
沙漠中的绿洲城市
![图片[2]-沙漠追踪 [全5集] [TS源码 / 1080P / 集约1.9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musicore.vip/prog_img/The_Barren_Zone_1997_02.jpg)
沙漠给予人的形象,就是乾旱一片。其实沙漠的降雨量少,并不代表一定没有水源。今集摄制队带大家参观和田、吐鲁番、策勒、民丰等丝路的周边绿洲城市。平均高度高于海拔四千米的天山冰川,是众多城市的水源,让人类有能力发展一些绿洲城市。还有古式坎儿井的供水系统,智慧地把水引到不同地区,造就绿洲城市的发展。
今天各个绿洲城市在农业方面已取得重大成就,例如:和田的无花果、吐鲁番的葡萄。有科学家长驻沙漠地区研究站,研究种植一些能对抗沙漠化的高经济效益植物,如粟米、棉花、葡萄等,让沙漠中的绿洲城市面积得以扩张。
可是,绿洲城市大多位于水流的中上游地带,它们的发展便令下游的水源减少。另一边厢,有香港面积般大的淡水湖博斯腾湖,亦因积水减少、盐度增加,或会令这个雀鸟天堂变成咸水湖,灭绝该一带生态。主持参观这个湖之馀,亦到访周边的高昌古城、交河古城以及预计于30年内消失的盐湖──艾丁湖。
摄制队被困沙漠
![图片[3]-沙漠追踪 [全5集] [TS源码 / 1080P / 集约1.9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musicore.vip/prog_img/The_Barren_Zone_1997_03.jpg)
摄制队在民丰稍作休息,再次踏上旅途,迈向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-塔克拉玛干沙漠。出发前,摄制队在市场补给大量含维生素的蔬果及食水,做好准备。
由于沙粒幼细,容易被风吹动而改变沙漠面貌,人也容易被淹没。面对这个有“死亡之海”称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,要穿越沙漠18公里(直线距离)前往“沙漠第一村”牙通古斯村,是摄制队的一项挑战。
刚进入沙漠,摄制队按照传统,将自己的物品放入小盒,再埋于沙中。没多久,大队已被松软的沙丘所困,因而被迫放弃沙漠车,改用骆驼,才能继续前进。在沙漠紥营过了一晚后,摄制队又遇上缺水的难题。问题最终能否解决?摄制队会否被迫放弃拍摄?
沙漠的顽劣环境,并不适宜生物生长,不过亦有不少植物及动物,如骆驼、蜥蜴、胡杨树、红柳树等,拥有强大的生命力,生活在这地域。牠们有什么特质,以适应环境?摄制队有幸在沙漠中进食西瓜解暑,弃置西瓜皮要“遵守当地规则”,因为随时成为救命之物!
古丝路的国际都市-喀什
![图片[4]-沙漠追踪 [全5集] [TS源码 / 1080P / 集约1.9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musicore.vip/prog_img/The_Barren_Zone_1997_04.jpg)
喀什是帕米尔高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交汇点,因为地理位置优越,成为古丝路时的国际都市。艾提尕清真寺是喀什标志,也是全中国最大的清真寺,所以又叫“大清真寺”之称。今集摄制队由喀什出发,挑战有“世界屋脊”之称的帕米尔高原。
强风将沙吹到海拔3500米高布伦口,形成山顶积雪,山脚盖满幼沙的天然奇景。奇景虽美,但可见风沙的力量及沙漠化的严重问题。石头城虽然残破不堪,遗址仍可让人看到城堡在山岭的气势。摄制队面对高海拔的挑战,有队员出现高山反应,必须送院治理,究竟队员情况如何?
摄制队难得来到喀什这个二千年的古城,走入市集介绍一看受当地居民欢迎的食物,还探访一个维吾尔族家居,体验他们的生活习惯。主持亦走到亚洲最大的市集“大巴扎”,近4千个摊档中寻找特色产品,为何售卖食品的摊档前,总是积聚一大堆瓜皮?另外,他们还到牲口市场及北疆的草原,增广见闻。
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宝藏
![图片[5]-沙漠追踪 [全5集] [TS源码 / 1080P / 集约1.9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musicore.vip/prog_img/The_Barren_Zone_1997_05.jpg)
今集带大家了解塔克拉玛干沙漠附近多个绿洲城市的经济效益。经过勘查,专家发现沙漠地底蕴含多种不同的天然资源,包括石油、煤及稀有金属等,含量相当丰富,石油藏量约佔全国1/7,故石油于当地有“黑色宝藏”之称。
可是当地运输业尚未发达,有不少居民改透过“白色宝藏”赚钱讨生活,而这些白色宝藏就是棉花,在温差大、日照长的环境蓬勃生长。玉龙喀什河被称为“白玉河”,有居民全职在河床搜寻玉石,以羊脂白玉最为名贵。另外,和田桑田数量亦多,主持走入丝绸工厂,将丝绸的制作过程大公开。
1991年,当局策划于沙漠上兴建公路,最终于95年已建成这大大便利交通的塔里木沙漠公路。公路虽建好,但仍不能避免风沙,当局有什么方法令公路不被沙淹没?沙漠地方风沙大,有人在沙漠设立风力发电站及太阳能发电板,善用沙漠无穷不尽的资源,证明人类是有能力改变环境,防止沙漠化,并找寻人类的生存空间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