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片名
- 民间传奇
- 译名
- Chinese Folklore
- 地区
- 香港
- 类型
- 剧情/古装/巨著
- 语言
- 粤语
- 字幕
- 无字幕
- 集数
- 共 47 集
- 上映年份
- 1973
- 主演
- 汪明荃 / 郑少秋 / 周润发 / 程可为 / 苗金凤 / 黄允财 / 吕有慧 / 石修 / 夏雨 / 黄杏秀 / 黄曼梨 / 庄文清 / 苏杏璇 / 江涛 / 卢海鹏 / 江毅 / 关聪 / 王伟
《民间传奇》是七十年代中期制作的长篇杰作,至今仍被当年的观众津津乐道。此剧把大量中国古代流传下来近百个著名章回小说、戏曲故事等等搬上萤光幕,常描写古代百姓的悲欢离合、人生百态,堪称电视剧上中国民间故事的集大成者。剧情大多包含警世意义,尽管每个故事的结局不一定大团圆,大致上歌颂人间的真善美,唾弃一切邪恶无义的行径,奸恶之徒多数恶有恶报,每每收到大快人心的效果!过去每逢过年过节都会抽出应景的故事播出,是同类故事中至今仍未被超越的经典之作。
著名小说有《聊斋志异》故事「画皮」、「聂小倩」;《镜花缘》故事「女儿国」;《水浒传》故事「解宝解珍」等等。著名戏曲故事有:「窦娥冤」、「紫钗记」、「牡丹亭」、「荆钗记」、「杀狗记」、「琵琶记」、「吕蒙正」、「四进士」、「西厢记」、「刘知远」、「拜月亭」、「狮吼记」、「江山美人」、「宝莲灯」、「帝女花」、「醉打金枝」、「梁山伯与祝英台」、「游龙戏凤」、「搜书院」等等,在在都是中国数百年来深入民心的经典剧目。
![图片[1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231/h_123022_v1_615.jpg)
汾阳王郭子仪与夫人七十大寿,朝野大臣及东宫太子亦前来祝贺,王府内外喜气洋洋。郭暧见六位兄弟与嫂嫂齐回王府祝寿,只他的夫人未到,他站在王府门外焦急等候。 其妻是当朝公主,自小被父母宠爱,变得刁蛮任性。这时公主正在驸马府内,宫女侍候她回汾阳王府拜寿,但公主认为她贵为公主,不应向大臣拜寿,不欲前往,命宫女退下让她休息。 郭暧心情愤怒异常,频频喝酒,郭夫人怕他醉后闯祸,忙加阻止。 时已黄昏,公主命宫女在宫门外挂灯,准备迎驸马回府,因郭暧每天回宫时,要看宫门有否彩灯,才可进宫内。 此时郭暧带醉回来,见此情景不禁大怒,抢过彩灯践踏,直入宫内,更与公主大起冲突,结果醉打金枝。公主向皇上告状,引起轩然大波。
![图片[2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37/h_113649_615.jpg)
富家子王景隆奉父命到各城镇收租,他在本司院认识了名妓玉堂春。 妓院的鸨母一秤金见王景隆富有,不时向他榨取金钱。王景隆为了亲近玉堂春,不惜金钱,玉堂春见他如此挥霍,替他担心。 不久,王景隆把几万银租钱用光,一秤金见他床头金尽,立即反目相向,迫他离院。这时玉堂春深深爱上王景隆,不准一秤金迫走王公子。 一秤金见王景隆不走,而玉堂春又不接客,怒甚。于是与夫苏淮商量,用计引走王景隆。 一天,苏淮对王景隆谓刘公子约他喝酒,已有轿夫在门外等候。王景隆不虞有诈,别过玉堂春前往。岂料轿夫把他弃在荒郊,王景隆才知中计。 玉堂春见王公子几天没回,甚为担心,后来从下人口中,得知鸨母计害王景隆,甚为伤心。 自从王公子走后,玉堂春半步也不出门,亦不接客,一秤金见此情形,遂与苏淮商量把玉堂春卖作沈家作妾。 洞房之夜,玉堂春大吵大闹,要沈员外放她走,沈员外连忙哄骗,但玉堂春并不理会,哭哭啼啼。不料沈员外突然暴毙,玉堂春花容失色,惊动了家中各人。 大娘皮氏认为玉堂春杀死沈员外,即拉玉堂春到衙门,于是三师会审玉堂春。
![图片[3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231/h_123023_v1_615.jpg)
屠夫游锦赚了十五贯钱后,饮饱食醉。女儿玉娥侍候在侧,见他有十五贯钱,遂问来由。游锦醉后胡言,谓钱乃是将她卖了给王员外做妾而得,玉娥信以为真,伤心不已,偷偷离开家园。 在一破庙内,玉娥认识了一书生崔书航。二人坦然相向,守望相助。 翌日,一队官兵突然来到破庙,将二人拘捕,控以串谋弑父之罪,玉娥这时始知乃父死亡,悲働万分。一干人等被押返衙门。 其实游锦之死实与一小偷尤阿鼠有关,在玉娥离家出走当晚,他往游家欲賖米饭,但见游锦醉卧床上,身旁有十五贯钱,一时财迷心窍,欲将之偷去,惊醒了游锦,冲突起来,结果游锦不敌被杀。 周知府闻得玉娥冤情,决为他们翻案,遂扮作测字先生,在市内明查暗访。某日,阿鼠作贼心虚,在庙内求神保祐,巧被周知府听见,周知府遂出奇谋,夺取他的供词,成功为玉娥翻案。
![图片[4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231/h_123024_v1_615.jpg)
富家女顾秀霞自小与鲁学曾订下鸳盟。鲁学曾家道中落,父母双亡,每日在街头摆卖字画,生活潦倒,秀霞从中接济,常命侍婢云香去买他的字画。 顾父嫌贫爱富,欲将女儿许配知县,强迫鲁学曾退婚,秀霞宁死不屈,终日以泪洗面。顾母爱女心切,乘夫出外收租之日,命云香送信给学曾,要他当晚三更时分到顾家,届时赠以金银首饰,给他作为聘礼。 学曾自感寒酸,遂向表兄梁尚宾商借衣服,梁尚宾知道表弟到顾家取银,起了贪念,遂向学曾表示,如此深夜前往,恐有不便,著他在此留宿一宵,翌晨再往取银。学曾为人老实,认为深夜会佳人恐怕引起流言,于是答应留宿,并与表兄饮酒畅谈,那知正中尚宾诡计。 深夜,顾夫人在东厢接见学曾,交他一包金银首饰,并命秀霞出来会面。秀霞以前只命侍婢云香买画,从未与学曾会面,如今单独相处,羞涩万分。 这学曾却是尚宾假扮,因见秀霞长得花容月貌,起了色心,把她污辱。 过了三天,学曾来到顾家,顾夫人及秀霞发觉他并非当日的模样,甚觉奇怪。此时云香证实这位才是真正的学曾,秀霞大惊失色,羞愧自杀死去。 顾父回到家里,知道女儿死去,悲愤交加,拉了学曾告上衙门,要汪知县定他死罪……
![图片[5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231/h_123025_v1_615.jpg)
冯素珍饱读诗书,才学出众,自小许配了李家公子兆廷。 李兆廷家道中落,生活穷困,冯父是个势利的人,欲迫兆廷退婚,把女儿另配他人。 这时冯父送白银三百两给兆廷,要他立写退婚书,兆廷气愤不屈,拂袖而去。素珍知兆廷不肯退婚,甚为安慰,她又知兆廷欲上京考试,苦无盘川,于是命侍女春红前往李家,约兆廷三更时分到后院相会。 兆廷应约而至,素珍见了兆廷,予以安慰,并赠白银一百两,著他立即赴京,祈望早日高中,共结齐眉。临行前再送一只玉麒麟给兆廷作为信物,著他小心保存。 他们的行径被仆人冯安见到,禀告冯父。冯父有机可乘,捏造兆廷是贼,送官究治。 素珍为救爱郎,与春红改易男装,连夜上京找兄帮忙。素珍到达京城,找不著兄长,甚为徬徨,适逢科举,素珍于是冒兆廷之名前往赴试,希望榜上有名,恳求皇上恕兆廷之罪。 素珍才华盖世,高中状元,她样貌俊俏,仪表非凡,皇上下旨招她为驸马,素珍不敢违旨,不知如何是好,焦急万分……
![图片[6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231/h_123026_v1_615.jpg)
陈季常文采飞扬,风流俊俏,却畏妻如虎。好友苏东坡大为不值,联同季常姑丈徐君猷加以戏弄。东坡请来表妹张凤梅帮助,要她在文会内尽量挑逗季常。 季常妻玉娥饱读诗书,聪明但善妒,视夫如子弟,若季常稍有差池,便要处罚跪地。玉娥见季常赴酒会,放心不下,著心腹王安跟踪。 王安回报谓季常在酒会中结识了一美貌少女,并赠以玉蝴蝶为信物。玉娥听了怒不可竭,待季常回来大兴问罪之师,要他立即取回信物,并罚他顶著灯跪一晚。 东坡教季常振夫纲,以黄州乡例,娶妻五年,妻未有所出,其夫就得纳妾,若然拒夫立妾,便可以休之。 季常回家写信休妻,玉娥惊怒之余,取了休书向姑母求救。徐君猷亦是畏妻之人,他被妻著令判罚季常,于是联同季常、东坡入宫面圣,求圣上作主。
![图片[7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231/h_123027_v1_615.jpg)
倪大守已有七十九岁,虽然老迈,但凡事亲力亲为。太守有一子善继,不善任事,整天游手好闲,太守见子如此,不禁摇头叹息。 倪太守到乡间收租,路经一破落小屋,见一少女与年老婆婆在门外洗衣。少女长得花容月貌,太守见了,不禁神魂颠倒,著佃户张明做媒。 少女姓梅,由于家贫,故即答应婚事。太守便在乡间迎亲,三朝过后,太守带著新夫人回府。 善继见父老尚风流,又怕分薄身家,处处为难后母。 不久梅氏诞下麟儿,取名善述。太守对此子甚为疼爱。善述五岁入学,唯善继歧视梅氏,太守被激,一病不起。弥留之际,太守把全部帐目交给善继,要他好好保管,著他十年后分小屋及五十亩良田予梅氏母子。善继抱著田契、屋契、帐簿,欢天喜地离开。 太守见儿离去,又见梅氏伤心流泪,于是著她到墙洞中取出一画,谓以后若善继不守诺言,虐待他们母子,凭画去见贤明公正的知府,便可得到公平判断,他们的生活便可无忧,说完便与世长辞,梅氏悲痛欲绝。 后来太守害怕的事果然发生了,家产全被善继霸占,梅氏母子苦不堪言,幸得滕大尹装神弄鬼,以懂得通灵为由,将倪家家产重新分配。
![图片[8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231/h_123028_v1_615.jpg)
白士中蒙皇上恩赐,可以回乡祭祖,顺路探访道观中的姑母,巧遇在道观中居住的寡妇谭记儿,对她一见钟情,但知她是个守节寡妇,为人贤淑,不肯轻易嫁人,士中未敢奢望,但姑母一力承担做媒人。 姑母与士中约定,她先与记儿谈心,问记儿会否答应与士中婚事,约定以咳嗽示意,如她咳嗽,即记儿答应了婚事,则士中可入内,但岂料记儿尚未应承,姑母先咳嗽,士中误会记儿已答应,便对记儿告白心事,记儿忙说士中误会了,不过她对士中印象甚佳,送他一首诗明示爱意,士中已知事成。 恶霸杨衙内来抢记儿,众大急,士中与记儿唯有即场拜天地成亲,欲令杨死心。杨至,知记儿已婚,仍不忿,找在朝帮忙,要治士中莫须有之罪,士中得知杨已至望江亭,记儿扮作姓李妇人亲近杨,找杨卖鱼,杨则迫她饮酒,记儿又要他作诗,杨讲出要杀士中,记儿向他要上方宝剑与圣旨一看,乘机在杨酒中下药。 杨被迷晕后,不知已被记儿偷换了圣旨,在对士中宣读圣旨时,闹出大笑话,才知圣旨不见了,上方宝剑亦被调换,变成短剑,士中直指他冒认钦差,将他治罪。
![图片[9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37/h_113651_615.jpg)
蔡伯喈新婚两月,乐也融融,每天与夫人赵五娘在闺房奕棋、抚琴,情意绵绵。 时已暮春三月,蔡父将田地变卖,凑足盘川要伯喈上京应试。 伯喈见双亲年事已高,又舍不得离开妻子,不欲前往。蔡父大怒,斥他无志气,五娘从旁相劝,伯喈无奈答应。 蔡氏夫妇年已八十,不能操劳,家中重担全落在五娘身上,每天她下田担水,苦不堪言,幸赖隔邻张伯常来帮忙。 伯喈才学出众,高中状元,当朝丞相牛太师,见伯喈满腹经𬬭,仪表非凡,要圣上为媒,招伯喈为婿。 牛太师回到相府,将此事告知女儿,牛小姐既喜且羞。牛太师独得此女,已替女儿觅得佳婿,满心欢喜,立命王婆到状元府,要伯喈准备入赘。 伯喈听到王婆一番说话,立即表示自己已有家室,不能再娶。他自会表明圣上,辞官辞婚,尽速回乡与妻相聚。 牛太师是专横的人,他听完王婆回报后,大怒,要利用权势迫伯喈入赘。
![图片[9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37/h_113651_615.jpg)
五娘将家中的粮吃尽后,无计可施之下瞒著老爷,当了家中最后一样值钱之物,一枝珠钗,去换取粮食,但连这点食物都食尽了,五娘唯有告之奶奶,家中已经粮尽。 伯喈闻知故乡饥荒,心中挂念不已,牛小姐知他忧心,询问之下亦得知原因;五娘与老爷奶奶因为没粮可吃,唯有食野草树皮充饥。 伯喈托下人带信及钱回乡给父母,却被坏人骗了,五娘家一点也没得著。 信尚未到,五娘因为家中无粮,唯有与众男人挤在一起争粮,但得到粮后却被贼抢了,五娘与老爷奶奶叫苦连天,幸得好心邻居张老伯所助,才得以活命,不过过了不久,奶奶却饿死了。
![图片[9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37/h_113651_615.jpg)
蔡父因老妻死去,复忆爱子,终于一病不起。蔡父知不久人世,叮嘱五娘改嫁他人,五娘安慰家翁,表示必会等伯喈回来。蔡父见媳妇贤孝,更为难过,伤心过度,终于死去。五娘无以为殓,只好剪下青丝,跪在街头乞卖,张伯经过见到,忙扶五娘回家,并谓已筹到薄棺一具,五娘感激不已。 伯喈音讯全无,五娘甚为挂念。她把家翁后事料妥后,带著琵琶及蔡氏夫妇画像上京寻夫。张伯因年老,不能陪行,便把仅有的银两,赠与五娘做路费;之后五娘为了上路方便,作道姑打扮,上京寻夫。 牛小姐见伯喈入赘后,闷闷不乐,觉得可疑,于是追问父亲,牛太师露了口风,说出伯喈在家实有妻子,牛小姐听了,为之愕然,怪父不该破坏他人幸福,谓要伯喈回乡请罪。牛太师知女儿个性倔强,假说派人接五娘及蔡氏夫妇回来居住。
![图片[9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37/h_113651_615.jpg)
五娘因为太穷,要在客栈门口卖唱维生,虽然赚到一点钱,但身子委实承受不了,便在客栈门口晕到了。 伯喈一直奇怪为何带钱回乡的下人音讯全无,问之牛小姐,牛小姐却一味著他不要心急,伯喈虽稍觉宽慰,但心中总是不安。 五娘病倒了,却不肯找大夫看病,小二却以他乞食的钱为她找了个大夫。 下人来到五娘家外,找不著五娘,却遇到邻居张老伯,得知伯喈父母已死,五娘上京寻夫失踪。 五娘来到伯喈家中乞讨,伯喈不在,却遇著牛小姐,终发现伯喈已另娶,五娘愿意退出三角关系,但牛小姐为人贤德,并没有亏待五娘,反愿与她和平共事一夫。
![图片[13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37/h_113652_615.jpg)
刘金定以女儿身作元帅带兵救国,一时威震朝野,刘父甚为欣喜,各大臣亦都加以恭贺金定班师;连市井百姓都要来看金定风采,但刘父不许。刘父更贴出皇榜,金定三天之内所过之处,都不准人望。 封加进看到皇榜之后,不满堂堂元帅竟不肯见人,于是乘金定拜神之际,偷偷观望,却被金定捉住了,加进装作无心偷看以卸责,金定将他放了,金定对加进留下良好印象。 加进父亲前去刘家提亲,刘父嫌他没有功名,没有地位,于是加以拒绝,却不知金定想嫁他。 金定装作有病,大夫不知金定存心装病,以为她患重病,皇爷决定如有谁能医好她,金定便嫁给他,加进于是装作太医去医金定。 加进虽见著金定,却被刘父捉了,加进被判死罪,却在公堂皇爷被饶恕了,二人得成佳偶。
![图片[14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37/h_113653_v1_615.jpg)
是日,张家宾客满堂,十分热闹。 张贤广为归隐的都御史,他的好友布政林昭杰在金台府任职届满,奉旨还京,张贤广设宴为昭杰饯行。 各宾客谈到国事,无限感慨,张贤广更气愤难平,大骂奸臣当道,圣上昏庸,欧国舅依仗西宫娘娘权势,无恶不作。贤广越说越气。各人忙加劝止,要他说话小心,提防隔墙有耳,引致横祸。 贤广有独子彦麟,生得英伟非凡,气宇轩昂,学问渊博,昭杰甚为喜爱,于是向贤广提议结成亲家。贤广知昭杰的独女梦仙,淑德美丽,又博通经典,立即答允婚事,共结秦晋,以家传之宝金叶菊一对作聘礼,待彦麟考取功名后花轿迎亲。 昭杰为女儿觅到佳婿,满心欢喜,回家告知夫人。林夫人对彦麟亦甚满意,立到女儿房内将消息告知。 梦仙听到父亲为她找到如意郎君,亦甚兴奋,羞答答地接过金叶菊。 周家谦知道昭杰回京,命家仆将林府打扫干净,迎接昭杰。他女儿玉仙听到干爹娘回来,大为高兴,向父追问归期。 昭杰回京城立即到周府,他们相见,十分高兴。梦仙与玉仙姊妹感情甚笃,离别已有三年,今番相逢,怎不高兴。梦仙要留在周家居住几天。 玉仙知道梦仙与张家成亲,亦觉高兴。但想到梦仙结婚后,自感孤单,不禁难过。梦仙慰玉仙,并表示她们可以共事一夫,玉仙听了高兴答应。 七月初七乞巧节,玉仙与梦仙到花园拜七姐,姊妹俩高兴地在院中追逐玩耍,好不开心。 隔邻住著的欧国舅,他正发闷,在家中无理取闹,打骂婢女,忽闻娇笑之声,发自隔邻,立命师爷助他爬墙观看。 欧国舅见到梦仙姊妹,惊为天人,被她们美色所迷,不理一切,爬墙进入周家花院。 梦仙与玉仙玩得高兴,忽见欧国舅与师爷在花院出现,惊奇不已。梦仙立即与玉仙走回内堂,匆忙间遗下金叶菊。欧国舅拾到金叶菊,心生一计,立与师爷离去。
![图片[14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37/h_113653_v1_615.jpg)
彦麟与梦仙成亲之日,欧国舅带了家丁和金叶菊前往张家。 欧国舅一口咬定梦仙是他的旧相好,此行是把信物金叶菊归还梦仙,并诬说彦麟横刀夺爱。成亲之日,发生此事,张家两老心中气愤。 幸而他们知道欧国舅为人,于是当众澄清此事。丫头小环和梦仙诉说欧国舅爬墙偷看事件。事情真相大白,欧国舅欲捣乱不成,反被彦麟掴了几个耳光,悻然离去。 是日晚上,新婚夫妇柔情蜜意倾诉心声时,梦仙欲把玉仙答应共事彦麟之事相告之际,张家府起了熊熊大火,欧国舅放火把房屋燃烧成废墟。家丁四处逃亡,张贤广被烧死。 张夫人、彦麟与梦仙逃过死门关,栖身在家丁张福的茅舍,生活贫困,两餐不继。 农历新年,林昭杰夫妇往周家作客,提起出阁女儿杳无音讯,两老倍感寂寞,仍未知女儿的夫家惨遭巨变。 彦麟家无口粮,梦仙欲变卖金叶菊,遭张夫人反对。农历年三十,家丁张福辞行,留下三十両银,这笔钱决定留给彦麟作上京应考的盘川。 另一方面,欧国舅恐怕火烧张家事被林昭杰识穿,索性一不做,二不休诬告林家私通外寇,林家被满门抄斩。此事为周家谦得知,急忙派员往张家报讯。 彦麟上京前夕,梦仙告知已怀有身孕。彦麟高兴非常,但想到离别在即,家无隔宿之粮,悲从中来。 梦仙托彦麟带信给父亲和玉仙。彦麟上京后可获照顾,梦仙提出与玉仙共事彦麟,彦麟决意不享齐人之福。 临别,梦仙把金叶菊送给彦麟,好让他睹物思人,金叶菊代表梦仙,随倍在侧。彦麟感动不已,他日中榜之时,立即接娘子上京。 周家派出的信差找不到张贤广,却打探惨剧的发生,回报周家谦。玉仙闻讯,悲愤痛苦,决意为梦仙和彦麟报此深仇。 以周家的单薄力量对抗在朝中得势的欧国舅,报仇何其难也,唯周家父女报仇志坚。
![图片[14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37/h_113653_v1_615.jpg)
彦麟上京后,婆媳生活更苦,迫于在大街乞食。 彦麟抵京,在城内流浪,生活困苦,欲从怀中掏出金叶菊变卖。刚巧有两流氓经过,欲抢金叶菊不遂,把彦麟打伤,时周家谦路过,救了彦麟回家。 周家知道彦麟的境况,留彦麟在周家调养。玉仙悉心照顾彦麟,彦麟感激不已。另一方面,他准备报此深仇。 在金台府的梦仙,已是腹大便便,还要做粗重工作,但求两餐温饱。不久梦仙诞下麟儿,取名桂芬。 欧国舅念念不忘绝色佳人梦仙,在范师爷献计之下,想起了玉仙。他急忙派人到玉仙之家求亲。 周家得知这事,甚为慌张。周家谦对彦麟很是欣赏,况且玉仙和梦仙有约在先,金叶菊为凭,她们共事一夫,不如就在此危急时候,彦麟与玉仙成亲,好让欧国舅心息。 玉仙和彦麟恩爱生活,彦麟念念不忘正在受苦的母亲和梦仙。经与玉仙商量后,派人到金台府接梦仙等回来团圆。 欧国舅眼见再次得不到美人,怀恨在心,得知周家派人接梦仙,于是命人杀害周家家丁。 在周家府,彦麟见接梦仙久无音讯,心中纳闷,希望亲自返金台府一次。临行时,玉仙告知已有身孕,劝彦麟速去速回。 欧国舅知道彦麟回金台府,正是报仇好机会,于是联同家丁数人,在梅花洞将彦麟杀害。
![图片[14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37/h_113653_v1_615.jpg)
彦麟被欧国舅推下梅花涧身亡,玉仙这时候做了个关于彦麟的恶梦。 彦麟死后向梦仙报梦。翌日,梦仙依照彦麟所说,到梅花涧寻求真相。 在梅花涧,梦仙发现彦麟的尸体,哀恸狂哭。从彦麟衣襟掉下来的金叶菊和玉仙的信,梦仙知道彦麟与玉仙的事。 丈夫逝去,梦仙也欲求一死,但想到家中的安人和桂芬,不能以死了结。梦仙把彦麟埋葬在梅花涧。她用双手挖泥土,所以沾满了鲜血。回家安人见状,晕倒过去。 欧国舅得不到两位美人,依然含恨在心,想把周家谦害死。 彦麟离去后,玉仙郁郁不乐,但想到彦麟与兰姐相聚,无限嫉妒,于是安心等待孩儿出生。 梦仙家境困难,安人久病身亡,梦仙迫著卖儿子安葬婆婆,幸得王员外夫妇收养桂芬。 玉仙诞下麟儿,名桂显。周家谦唯恐欧国舅暗箭伤害,辞退官职,隐居起来。周家谦欲派家人找彦麟,被倔强的玉仙阻挠,十年就过去了。 玉仙敲木鱼念经度日,桂显聪明勤学,内心安慰。玉仙想到彦麟一去十年,音讯全无,感慨非常。 桂芬得王员外悉心照料,梦仙也放心。桂芬不只精乖,对母亲极之孝顺。他把王夫人赏赐的鸡腿留给母亲,并把一両银也交给母亲。梦仙发现桂芬身上有银両,不禁怀疑起来。
![图片[14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37/h_113653_v1_615.jpg)
梦仙误会贵芬偷钱,欲带贵芬往王家问个明白。王员外夫妇到访,梦仙以为王员外追回失银,更觉惊恐。 王员外见梦仙惊惶神色,予以安慰,并夸赞贵芬精乖伶俐,所以赠银壹両作赏。梦仙听了,如释重负,连忙招呼王氏夫妇坐下。王员外道明来意,谓不久举家搬到京城居住,希望贵芬能同行。梦仙虽然不舍贵芬,但他深明大体,认为儿子已卖了给王家,应由王家处理。 梦仙吩咐贵芬到京城后,往寻周家谦尚书,并把金叶菊交予贵芬收藏。梦仙说得凄凉,泪流满面,拥著贵芬痛哭。 天将破晓,梦仙含泪送贵芬回王家,好使他与王员外一家上京。 贵显喜欢习武,不愿习文,玉仙大不高兴,不时加以教诲。贵显年幼无知,出言顶撞,玉仙怒而要打贵显。家谦爱孙心切,忙予阻止,劝玉仙慢慢教导。贵显见母生气,下跪忏悔。玉仙悲从中来,伤心痛哭。 王员外住在周家谦隔邻,经常与家谦围棋耍乐。贵芬好学不倦,一边服侍王员外围棋,一边手不释卷。 自从贵芬陪著贵显后,贵显深受影响,渐渐爱上书本,进步神速。玉仙及家谦见了,好不高兴。 梦仙惦挂儿子,每天倚门盼望儿归。 时光易逝,转眼贵芬在周家已经八年,他与贵显感情甚笃,情如兄弟。 早上,贵显在后园舞剑,贵芬埋头读书。贵显见他用心看书,一时性起,将贵芬书本抢走,贵芬吓了一跳,正要抢回书本。贵显顺手一拉,不慎将他的腰带拉断,内藏之金叶菊跌了落地。贵显见了金叶菊,骂贵芬是贼,偷了他们的家传之宝,要贵芬去见家谦。他们嘈吵之声惊动家谦及玉仙,两人匆忙而至。
![图片[19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37/h_113654_615.jpg)
元宵节晚上,李益与崔久明、韦夏卿三人,在街上赏灯。长安名歌妓霍小玉,也与侍婢浣纱赏灯。小玉无意坠下家传宝物紫玉钗,众人代为寻找,卒为李益拾得,交还小玉。二人初见,印象深刻。 小玉离去,李益心神恍惚,当即决定,翌日央媒婆鲍十一娘说亲。 鲍十一娘受李益所托,上门求亲。霍母征求小玉意见,小玉乍惊乍喜,答应婚事。 李益入赘霍家。花烛夜,夫妻作盟心诗句。小玉将一双紫玉钗为定情信物,各持一钗,表示「钗在人在、钗亡人亡」。 翌日早晨,韦夏卿来报喜,说李益高中第一。小玉恐李益即将派往外地任官,夫妻分离,忧心戚戚。李益安慰小玉,谓太尉卢谨是他世叔,在他照顾之下,定可留在京中任职。 卢太尉见李益一表人材,内心高兴万分,欲招李益为婿,并教女儿与李益相见。 李益反对婚事,并说出他已与小玉结合,并希望能够留在京中任事。太尉见李益拒婚,怒不可抑,斥训李益一番,并命他明日出发到关外任参军之职,以待立功边疆。 李益被派关外驻守,虽知是太尉公报私仇,亦无可奈何。回家后,将事情告知小玉,互诉离情。 夫妻二人依依惜别,韦夏卿与崔久明也赶来相送。 小玉目送夫郎而去,伤心痛哭,继而晕倒地上。
![图片[19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37/h_113654_615.jpg)
刘节度使十分器重李益,可是李益对独居关外的生活非常不满。一天他写了首诗献给刘节度使,其中有两句:「感恩知有地,不上望京褛」。明显地流露出他对朝廷不满情绪。 小玉朝暮思念李益,躲在闺房唉声叹气。霍母告诉小玉自李益去后,韦夏卿曾送过几次银両来,但已用罄,现家中无银,难以度日。 小玉将钗环首饰拿出,著浣纱去典当。 卢太尉被李益拒婚,深深不忿,叫心腹王哨儿前往关外,借探问军情为由,探听李益消息为实。 王哨儿从刘节度使口中,得知李益才华横溢,平定大小河西两国之乱。李益知道京中有人来,高兴不已,立修家书连银両,托王哨儿带往胜业坊给小玉。 王哨儿将李益在边关立功之事告知太尉。卢谨听了更喜欢李益,与王哨儿商量设计拆散李益婚姻。王哨儿将李益家书交出,献计叫卢太尉找人模仿笔迹,写下一纸休书,送与小玉。卢太尉听了大喜,立命依计行事。 王哨儿并将李益写给刘节度使的诗,交给太尉,耳语一番。 鲍十一娘听到太尉骂她替李益作媒,破坏卢小姐婚事,惊慌不已,请王哨儿替她向太尉谢罪。王哨儿见鲍十一娘中计,更加威吓,要立即拉她回太尉府。鲍十一娘慌极下跪求王哨儿。 王哨儿著她将功赎罪,与他一起去破坏李、霍之关系,鲍十一娘满口答应。 霍母接到李益家书,欢喜若狂,立拿给小玉看。小玉正为李益缝寒衣,听到夫郎有信,十分欢喜,立拆看家书。她一看之下,原来是休书一封,不禁呆了下来,将书信跌落地下来。 霍母觉得奇怪,捡起一看,见李益写著:「只因刘节度使为媒,慈亲严命,订下卢氏表妹亲事,明春入赘,你今后不必」她只觉天旋地转,老泪纵横。
![图片[19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37/h_113654_615.jpg)
小玉不信李益负心,把王哨儿叫了进来。王哨儿起初装做不肯说,故意等小玉催紧了,才编了谎话,说李益在关外立下大功,深悔不该与寒门配亲,因此与卢氏表妹订下亲事。 王哨儿走后,小玉还是疑信参半,一时难以判其真假,霍母确信高门子弟都忘恩负义,非常伤心。最后,霍母叫浣纱去请崔久明前来,商量此事怎办。 久明觉得此事不可深信,安慰小玉,若李益真是负心,他会邀集文友,劝他回心转意。 王哨儿把事办妥回报卢谨。卢谨吩咐堂侯,草拟奏章一道,将李益召为太尉府参军,并加秘书郎清衔,又派三百人马,前往关外接李益回来。 圣旨到了关外,刘节度使一面为李益庆贺,一面又舍不得李益离开。可是李益对于自己升官的事不在意,只是想到将与小玉重聚,有说不出的喜悦。 王哨儿再度威迫鲍十一娘,要她到崔家骗取紫玉钗。 鲍十一娘向小玉母女索讨债款。小玉哀求,十一娘不肯,要小玉拿出紫玉钗作押。小玉听她提起紫玉钗,勾起无限哀痛。她想这钗原是一双一对,如今也和自己一样形单影只。小玉实不忍心将它抵押。鲍十一娘气势汹汹地逼小玉还债。霍母心中难过,掩面悲泣。 小玉不忍看母亲受委屈,又听到鲍十一娘说李益快回长安与卢小姐成婚,于是忍痛将紫玉钗交给鲍十一娘去典当。 崔久明查得李益回来,立到霍家带小玉到灞陵桥等候。 小玉与久明,浣纱来到灞陵桥,看见两旁杨柳依依,与去年李益临别之时,一样景色。她看著那迎风柳絮,感触起来,不觉流下泪来。 一队人马护送著李益来到灞陵桥。他急见小玉,著人马暂驻此地,让他回家一行。王哨儿急著众校尉,拥著李益回太尉府。 小玉见李益匆匆地向太尉府而去,她不顾一切地急追到太尉府。
![图片[19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37/h_113654_615.jpg)
李益禀见卢谨,卢谨立命摆开酒宴为李益洗尘。 酒宴间,卢谨先向李益道贺,跟著埋怨李益不该在关外写诗怨恨朝廷。李益被他吓得目瞪口呆。卢护接著又假装仁慈,安慰李益说:奏章已被他压下。李益拱手谢恩。 小玉与浣纱、崔久明来到太尉府要见李益,但被卢府仆人辞拒。 卢谨为李益劝酒。由王哨儿妻子假扮的鲍十娘来到,故意在李益面前,夸耀卢小姐的才貌和妆容豪华。王妻边说边从怀里拿出一枝玉钗。李益看见是紫玉钗,分明是小玉之物,心中大疑,立追问王妻。 王妻假说这钗是她妹妹十一娘托她拿来卖的,李益听了更觉可疑。 王妻内心暗喜,将编好谎言说出;此钗是霍家小姐之物,只因夫婿出外做官,母女俩生活艰难,另招了个有财有势的女婿。新夫婿知道此钗是霍小玉前夫定情之物,所以逼她将紫玉钗卖去。李益听了此话,气得发昏,身体也支持不住。 王哨儿见李益已听信谎言,又在李益耳边说,上次替他送信到霍家时,曾见过小玉后夫,是个蛮不讲理之人,李益听了更为生气。 李益被扶进书房休息。小玉与浣纱不理仆人阻止,冲了进来。卢谨将小玉讽刺一番后,著王哨儿去请李益出来问话。小玉为见夫郎,不理受辱,苦苦在堂上等候。 岂料王哨儿回报谓李益不愿见小玉,并把紫玉钗退还给她。小玉接过钗来一看,心里一阵悲痛,吐出几口鲜血。卢谨忙叫人扶她离去。 小玉一病不起。霍母坐在病床前,照顾著她,想到自己的一生,与女儿的遭遇一般凄惨,痛苦万千。 李益在太尉府内亦痛苦万分。他思前想后觉得小玉不像是个无情无义之人,他要到霍家问个明白。
![图片[23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89/h_118860_v1_615.jpg)
唐祝文周四大才子聚首一堂,谈风论月。之后四人到庙中拜神,遇著秋香,伯虎对他一见倾心,于是落力追求。 唐随秋到庙中求神,更明目张胆加以调戏,秋起初对他毫不理会,但后来见他戆态可恭,对他略有好感。 唐雇了一小艇去追大官船,船家为人刁钻古怪,对唐伯虎很不服气,指唐是斯文败类色中饿鬼,而且是大骗子,幸唐不认自己是伯虎。 唐的船终追到秋的船,又调戏一番,都未能打动秋,唐改成下人打扮,应征到华家做工。
![图片[23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89/h_118860_v1_615.jpg)
华家两个孩子都是傻仔,秋香不喜华安,在两个傻仔面前讲华安坏话,著二人对付他,二傻子轻易信她所言。 二傻子本欲对付华安,但华安助二傻子对付黄老师,黄老师才学远逊华安,更在华安面前大赞唐伯虎,华安失笑。 华家庭园举宴赏菊,华老爷著二傻子作诗,二子作不出,被老爷责怪。华老爷直问华安是否单恋石榴,华安尴尬不已;华安席上助二子作诗,被老爷责怪,黄老师自知才学远逊华安,于是向华老爷请辞。
![图片[23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89/h_118860_v1_615.jpg)
华老爷奇怪华安熟识伯虎生平,华安狡辩蒙混,但几乎说漏了嘴,幸华老爷不觉。 华安被武妻告状,指他作诗嘲弄大笑胸无半点墨,幸好华安文思敏捷,将诗延长解除危机。但武妻还是一口咬定,华安是对武不敬。 华安直接向秋香表露心迹,指他是为了秋香才卖身入华家,已经三年都不能打动她芳心,秋怪他不知进取做书僮。 祝枝山来到华家,发现唐伯虎变成了华安,故意戏弄将他,华安怕被他拆穿真正身份。原来是伯虎的八个妻子托祝找伯虎回家。
![图片[23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89/h_118860_v1_615.jpg)
祝枝山教唐伯虎使计立功,要华老爷答应他一件事,华安果然令老爷给他赏赐,华安求老爷帮他成婚,老爷答应在众下女中给他选一个,华安当然选了秋香。 成亲当晚,华安自揭真正身份是唐伯虎,更解释了三笑的时机,原来武妻便是唐的表妹,秋香于是相信了他是伯虎。 华老爷亦发现了华安是唐伯虎,对迟知对方身份感到不满,更要追去苏州找伯虎,但得祝与文帮口,华老爷才下了气。
![图片[27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37/h_113655_615.jpg)
华山圣母久居天上,生活寂寞无聊。她每年都要到华山圣母庙听取善男信女之意,她眼见人类生活快乐融融,羡慕不已。 这日,圣母心事重重,面露不悦之色,其侍婢灵芝获悉圣母心事,著她借到圣母庙巡视时,下凡游玩。 书生刘彦昌上京赴考,他沿途游山玩水,快乐非常,他见华山不单挺秀奇雄,曲径清幽,不欲离去。他望到远处有圣母庙,于是入内休息。 圣母与灵芝漫步而行,心情轻松舒畅。她俩来到圣母庙,怕被人发现,隐身步入。圣母见俊俏书生对著自己画像自言自语,于是隐身到画像,听他所言。 原来刘彦昌见到圣母美丽非凡,情不自禁,写了首情诗,向圣母表达。圣母听了亦觉心动。 刘彦昌越看圣母越美,不欲离去。但天色已晚,他赶路上京,只好不舍离去。圣母见刘彦昌如此痴情,内心既喜且忧,凄然与灵芝返回天宫。 灵芝了解圣母心意,立施法术叫土地公公出来。土地公公见圣母突然驾临,不禁愕然。灵芝著土地公公想法撮合圣母与刘彦昌,土地公公感到为难,但经不起灵芝再三恳求,卒之答应相助。
![图片[27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37/h_113655_615.jpg)
二郎神骤至,说是奉王母娘娘之命而来,迫令华山圣母交出宝莲灯,此时刘彦昌方才领悟,自己的恋人原来是华山圣母。 华山圣母无奈,著侍婢灵芝把灯交出,并恳求与刘彦昌小叙片刻。二郎神即嘱天兵天将,把守天门地门,不许圣母离开半步,又嘱土地神速送刘彦昌还乡。圣母与刘彦昌临别依依,难舍难分。 圣母已有孕在身,苦忆彦昌,但在天兵天将监视下,只得灵芝作伴。幸好灵芝善解人意,得以稍慰寂寥。圣母并嘱灵芝,待产下麟儿,即送与刘彦昌抚养。 考期日近,但刘彦昌无心书卷,对圣母日益怀念。 瓜落蒂熟,圣母诞下麟儿,命名沉香,但恐为二郎神所知,难保刘氏血胤,故圣母急催灵芝设法,携婴远逃。 当灵芝携婴逃离时,二郎神突至,追问婴儿下落,因无结果,乃迁怒圣母,将之锁起,并加封十字符咒,压在华山之下。 婢女亚菊抚养沉香,又侍奉彦昌,两人不久之后,即共谐连理。不久亚菊有孕,彦昌亦别妻赴京考试。 灵芝照圣母所托,苦修练剑,彦昌赴考高中状元,不久亚菊并产下秋儿。亚菊视沉香有如己出。沉香、秋儿与当今太师儿子一馆共读,但太师之子对沉香常出言讥讽,说他「有爷生,无娘教」,令沉香心常耿耿。
![图片[27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37/h_113655_615.jpg)
秦太师之子官保仗势欺人,在书馆中,屡次凌辱刘沉香。一日,官保与沉香又生争执,争持之间,官保误触墙上,流血不止,倒地死去。 秦太师大兴问罪之师,亲自往见彦昌,谓其二子乃杀人凶手,应即交出。 彦昌夫妇审问二子杀人经过,二人兄弟情切,争认乃杀人元凶。彦昌夫妇一面伤心,一面不知如何。 彦昌欲交出沉香,由太师治罪。阿菊坚决不允。她以为沉香生母,正在华山受罪,方待沉香成人之后,命往华山,劈山救母,如果一死之后,焉能救母?因此阿菊坚谓:秋儿牺牲,圣母得救;沉香若死,圣母便陷于万劫不复的境地。 秋儿到秋天即要处决,沉香怨父处事不当,彦昌乃将沉香生母往事,向沉香略述。沉香决心救母。 沉香潜上华山,灵芝持宝剑相助,协同盗取宝莲灯,再藉宝莲灯发威,将宝剑及利斧,助沉香劈山救母。 华山上,沉香巧遇二郎神,一场激战由此展开。
![图片[30]-民间传奇 (1973) [共47集] [粤语] [无字幕] [mkv/1080P/集约1.4G]-金曲拾光机 - MusiCore@乐影带](http://img.tvb.com/mytvs/poster/1137/h_113656_v1_615.jpg)
夜暮低垂,耿府门禁森严,各人准备就寝。丫鬓春桃上阁楼服侍小姐休息。她推开房门,见少女悬梁自尽,惊慌高叫。耿家上下等听闻叫声来到,悬梁自尽少女不见了。 自此之后,耿府经常闹鬼,耿老爷决定举家搬走,吩咐仆人亚昌看屋。亚昌亦惊恐,耿老爷著他住在大屋附近的茅房。 耿老爷有义子耿去病,他不怕鬼,要到耿府居住。他沿途问路,路人听说他到耿府,连忙劝他勿前往,耿去病而坚决不从。 夜已深,耿去病卒之抵耿府,他见门前尘封已久,不禁唏嘘叹息。他从后院入到屋内,见到灯火通明,内堂有几个人围桌吃饭,去病愕然,大声喝问。 那家人见了去病,亦为之一愕,反追问他的来历。去病表露身份后,年长者立恭敬地道歉。 他们乃是屠姓人氏,一家人欲上京,路经此处,见到此大屋荒置,于是收拾妥当暂时度宿。 去病听完,大表欢迎,著他们安心居住。屠老爷多谢去病招呼,并引领妻子儿女见去病。去病见屠老爷女儿青凤年轻貌美,态度温娴,内心倾慕不已。 去病思念青凤,整夜难眠,他忍不住顺步走上小楼,见青凤还在刺绣,内心兴奋。青凤见了去病,羞愧非常。去病表示藏有很多名画册,要借给青凤看。 青凤喜画,著去病引路,她要见识见识。 他们的举动被屠父见到,怒不可抑,拉著青凤回阁楼,并毒打她一场。去病听见青凤哭声,内心甚感难过。 亚昌听闻耿家有人来,立回耿府观看。去病向亚昌打探青凤之事,亚昌表示不知,更认为耿老爷走后,从未有人在此居住,去病所遇的人必是鬼魅。去病不信,要亚昌搬回来住,亚昌无可奈何答应。
暂无评论内容